台灣也能用!研究:大麻二酚CBD 可舒緩焦慮、失眠、癲癇症

大麻是列管的第二級毒品,但其實它含有具醫療效果的成分。大麻中的CBD,有助紓解焦慮、癲癇、纖維肌痛等身體不適,國際間也有愈來愈多醫師將CBD納入治療的一環,提供病患不同選擇。究竟CBD有哪些療效?台灣能用嗎?

30歲的澳洲媽媽史蒂芬妮(Stephanie Wray)15年來都受俗稱「滑鼠手」的腕隧道症候群所苦,還長年跟偏頭痛、失眠、憂鬱症纏鬥。幾年前雪上加霜,纖維肌痛、滑囊炎也找上她。

剛生完第二胎時,史蒂芬妮連個杯子都拿不好,在醫院得用導管進食;回家後,她無法正常淋浴、洗碗或晾衣服,寫字也變得吃力。為了維持正常生活,史蒂芬妮長年服用大量的止痛劑跟抗憂鬱藥,讓她感覺自己像個「藥罐子」。

直到1年前,她在醫師指示下,將口服CBD大麻油加入療程中,每天在舌尖滴上幾滴,搭配其他針對肌肉的物理治療。結果出乎意料,史蒂芬妮說,CBD大幅緩解了她的慢性疼痛,現在她不必再吞一堆藥丸也能睡得安穩,可以正常做家事、也更常出門活動筋骨。

大麻CBD不會造成迷幻感

大麻植株能分解出多達100種以上的大麻素,CBD(大麻二酚)就是其中一種。近年,CBD已成為國際上的醫療新寵,在日本、歐盟多國都已合法化,南韓、泰國則批准作為醫療用途。

吸食大麻後產生的「迷幻感」,並非來自CBD,而是其他物質所致。CBD既不會致幻,也不會影響精神行為,相反地,有不少研究指出,CBD有巨大潛力能緩和焦慮、紓解慢性疼痛,有愈來愈多醫師在治療中採用。

大麻也能當藥? CBD潛在的7種療效

1、緩和焦慮和憂鬱症

焦慮症、憂鬱症是現代人心理健康的殺手,據WHO調查,憂鬱症高居全球身心疾病首位。目前,治療憂鬱症大多使用處方藥物,但其中不乏強烈副作用,造成失眠、性功能障礙或頭痛。而CBD大麻油或可作為一種替代方案,避免患者因副作用過大自主停藥。

不少研究都指出,CBD能緩和焦慮症狀。巴西一項研究發現,讓受試者服用300毫克的CBD,能大幅降低焦慮、緊張感。此外,CBD也被用來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孩童,協助他們改善失眠與焦慮。還有不少動物實驗證實,CBD能抗憂鬱,更有助於緩和思覺失調症。

2、止痛

根據《歐洲藥理學雜誌》(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)刊登的動物實驗,口服CBD大麻油,能明顯舒緩坐骨神經痛和發炎;而注射CBD則能減少術後疼痛感。另有研究給受試者服用含CBD的大麻口腔噴劑,發現疼痛、肌肉痙攣問題都顯著趨緩。

3、舒緩化療副作用

化療導致的嘔吐、噁心感,是癌症治療最常見的副作用。目前這些症狀都有藥物抑制,但某些藥物的副作用過多,引發患者更多不適。

而CBD能夠緩解噁心、嘔吐、疼痛感,成為某些癌友的選項。研究發現,使用止痛藥無效的癌友,注射CBD後疼痛感大大減少;給癌友使用含CBD的口服噴劑,也有助於減緩化療衍生的噁心和嘔吐感。

還有動物實驗顯示,CBD可能抑制腫瘤。研究指出,CBD精油能讓乳癌細胞壞死、抑制癌細胞擴散,也有預防乳癌、攝護腺癌、腦癌、大腸癌和肺癌的作用。不過,這些研究目前都還未經人體試驗證實。

4、有益心血管

研究發現,服用CBD大麻油能讓血壓更穩定。科學家推測,是CBD內含的抗壓、抗焦慮物質所致。不少動物實驗也發現,CBD有助緩和心血管疾病有關的發炎、細胞壞死,一份研究就指出,在罹患糖尿病的動物身上,CBD能夠預防心臟受損的情況。

5、舒緩痙攣、癲癇、阿茲海默症

研究發現,多發性肌肉硬化的人在使用大麻口腔噴劑後,減少了75%的痙攣症狀。還有科學家讓重度癲癇患者服用適量CBD,發現癲癇發作頻率下降約36.5%。此外,罹患「卓飛症候群(Dravet syndrome)」的孩子在使用CBD大麻油後,癲癇失調的症狀也大幅減低。

數份研究也指出,CBD能促進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生活、睡眠品質;更有動物實驗證明,讓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動物服用CBD,可預防牠們的認知能力下降。

6、預防青春痘

青春痘的成因很多,皮下發炎、皮脂過剩都是關鍵因素。根據科學研究,CBD能防止分泌過多皮脂、抑制促發炎的細胞激素,因此可能是預防痘痘的絕佳武器。

7、緩解糖尿病

根據一項動物實驗,CBD能夠降低56%的糖尿病發生率;另一項實驗則指出,給患有糖尿病的動物使用CBD,能抗氧化壓力、預防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心臟損傷。

CBD難道沒有副作用?

許多人聽到「大麻」,最害怕的是藥物濫用或成癮情況,不過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報告已指出,目前證據顯示,CBD不會成癮、也沒有濫用疑慮。CBD甚至有助於抑制藥物濫用,未來或可用於治療嗎啡、海洛因成癮。

不過,CBD也不是完全沒有副作用。在部分實驗中,出現了服用CBD後引發腹瀉、疲倦、胃口下降、發燒和抽搐等情形。另外,正如許多藥物,CBD也會和某些藥物交互作用、影響療效,使用時務必謹慎。

除此之外,必須注意的是,目前不少研究僅針對動物做實驗,而非人體;針對人體的實驗中,許多樣本數也偏少,部分研究則未加入對照組、無法排除心理作用的干擾。若要建立更精確、完善的證據,還有待更多研究來補足。

不過整體而言,認可CBD的研究確實越來越多。民眾或可將CBD視為眾多醫療選擇之一,評估自身狀況再決定是否使用;如有意採用,也建議尋求專業醫師協助,在完善的醫療控制下做治療。

為什麼有人要選擇用CBD?

與一般藥物相比,CBD的副作用屬於偏輕微的一類,最大功能是緩和壓力與疼痛。因此,CBD常被用作輔助療法,紓解其他療法的副作用,幫助病患度過其他強度更高的治療(比如化療)。

加拿大麥馬斯特大學(McMaster University)藥物濫用專家麥基洛(James MacKillop)指出:「CBD是相對安全的物質,在眾多治療領域中前景可期。」

此外,比起一般成藥和處方藥,CBD的原料是天然草藥、非化學合成,頗受某些不愛吞藥廠藥丸的人喜愛。

CBD在台灣可以使用嗎?

CBD在台灣不屬於管制藥品,是經食藥署認證、能夠合法使用的藥物。不過由於CBD的類型多樣,管控不易,衛福部尚未核准在我國販售,目前僅能透過進口取得。民眾可在醫師處方之後,依照「藥物樣品贈品管理辦法」,向食藥署提交文件申請自用。

資料來源:New York Times、Healthline、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、Body and Soul、衛福部食藥署

想擺脫偏頭痛只能從『止痛藥』進化到『預防止痛針』? CBD大麻二酚vs偏頭痛

偏頭痛(Migraine)典型的徵狀是持續 4–72 小時的嚴重單側、反復性頭痛。疼痛時間一長,經常伴隨著噁心、嘔吐、怕光和怕吵,在台灣,就有 150 萬人飽受偏頭痛折磨。

一般人習慣在偏頭痛發生的時候用止痛藥止痛,如果你有以下的情況,請小心,很有可能因為止痛藥使用量過多,讓中樞抑制疼痛的能力下降,引發藥物過量使用的頭痛,還有藥物成癮的問題喔!

  1. 一週吃止痛藥超過 3 天以上。
  2. 一個月吃止痛藥超過 10–15 天以上。

其中一部分偏頭痛的人,會轉變為慢性偏頭痛,每個月至少有 15 天都在頭痛,並且超過三個月的時間。頭痛的時間一長,不只會產生厭世的情緒,也嚴重影響到生活作息,除了止痛藥物過度使用之外,失眠、焦慮、憂鬱等其他問題也會隨之而來。

偏頭痛有沒有預防性治療藥物呢?有的。

預防藥物的目的是降低急性偏頭痛發作的次數、減少不適感。

像是心得安(Propranolol)、抗癲癇藥物(Antiepileptics)帝拔癲(Valproate)、妥品美(Topiramate)、三環抗憂鬱劑(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) 平躁(Amitriptyline)、鈣離子阻斷劑(Calcium Channel Blocker)服腦清(Flunarizine) 或肉毒桿菌素(OnabutolinumtoxinA)。

但這些預防性治療藥物的副作用卻遠遠超過它的療效。耳鼻喉科和神經科常用在治療頭痛及頭暈的鈣離子阻斷劑 — 服腦清(Flunarizine)長期使用可能導致「藥物所致帕金森氏症」,產生臉部表情僵硬、動作遲緩等問題,部分患者因副作用而被迫停止使用此類藥物治療。

☝️ 頭痛學會表示,過去偏頭痛表示的是頭痛、暈眩等不舒服的「症狀」,但偏頭痛其實是神經正在受損的一個徵兆。

研究發現,偏頭痛是因為腦內胜肽蛋白-CGRP(Calcitonin-Gene Related Peptide,降鈣素基因基因相關肽)造成三叉神經核活化,刺激大腦皮質興奮而產生的;CGRP 在偏頭痛發生時濃度特別高;所以只要能抑制 CGRP,就可以治療偏頭痛。

那「 抗 CGRP 單株抗體 — 恩疼停」是什麼呢?

它是台灣第一個預防偏頭痛的肌肉注射藥劑,在 2019 年 10 月由衛福部食藥管理局核准,可以阻斷 CGRP 與其受體結合產生預防偏頭痛的效果,使用注意如下:

  1. 可改善約七成的偏頭痛。
  2. 約有 18% 會產生注射部位的不良反應,像是疼痛、紅腫、搔癢。
  3. 需要每月施打一次,健保不給付,自費價格大約一萬多元。

CBD(大麻二酚)是「不含精神活性」、也不會令你產生「高峰體驗」的植物性大麻素,作用於人體的內源性大麻素系統。2018 年 9 月,美國國家衛生院(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, NIH)PMC(PubMed Central)的研究中提到 CBD(大麻二酚)可以這樣緩解你的偏頭痛:

  1. CBD 作用於腦中的 CB1 受體時,可以減少 CGRP 的釋放,降低偏頭痛的發生次數。
  2. 當 CBD 與內源性大麻素系統作用時,可以幫助降低皮質醇、增加血清素的濃度,讓你放鬆、平靜,有良好的睡眠,這也大大的幫助了減少偏頭痛的發生。
  3. 使用 CBD 產品一個月後的患者,偏頭痛的頻率從每月 10.4 次降到 4.6 次。
  4. 使用 CBD 產品比起使用漢麻花(CBD 含量高的漢麻花)的患者,不需要透過增加劑量來維持相同程度的疼痛緩解。

CBD是什麼?CBD在國外暢銷的秘密

CBD(大麻二酚)是一種最新,同時也是具爭議的保健食品。但迄今為止,尚無證據證明娛樂性使用CBD或使用純CBD有關的任何與公共衛生有關的問題

2018年美國修法(農場法案)後,大麻開始在一些區域逐漸合法化,也讓這項嶄新的保健食品在全球大流行。台灣也掀起了「大麻合法化」的聲浪,政府相關單位多次被要求進行修法。

但提到的「大麻」不是傳統常提到的「毒品」,而是一種叫做CBD,或稱大麻二酚的成分。 在2019年,含有CBD的食品與保健食品,在歐美國家大流行,可以說是現今最具話題的保健食品。

國外暢銷的「CBD軟糖」,可說是最具代表的暢銷產品,因為巧妙了克服了兩項CBD食品的困難點:吸收率差、口感不佳。

CBD的人體利用率

食用方式到血液中作用時間
口服4-20%30-120分鐘
舌下吸收35%15-25分鐘
直腸8-50%20-60分鐘
吸入或汽化高達56%10-20分鐘
皮膚吸收可達45%,但僅局部25-45分鐘

根據表格發現,「舌下吸收」是CBD不錯的使用方式,CBD軟糖的設計,延長了成分在口中的滯留,並提升CBD的吸收。

此外,CBD軟糖還能添加一些香料與甜味劑,提升使用CBD的口感與樂趣。

大麻品種含有一種獨特的「大麻素」,大麻素有2個主要種類:THC、CBD。

THC 是主要的活性成分,過去認為是毒品或藥物來源,被稱為娛樂性大麻。CBD 不像 THC 會讓人產生興奮及上癮,並且似乎能改善發炎、疼痛、焦慮,有多種神經系統上的功效。

大麻品種間,CBD、THC比例略有差異。其中「漢麻(Hemp)」的品種,有較小量的THC,及豐富的CBD。有不少人會將「漢麻/大麻萃取物」、「漢麻油」直接稱作 CBD。

CBD台灣合法嗎?台灣合法購買但是販售CBD違法

常見的大麻素分為 CBD、THC 兩種:THC是大麻的主要活性成分,認為是毒品或麻醉藥物的主要成分;CBD是近年被當成保健食品的大麻素成分,並可能有助於神經系統健康。

台灣購買CBD合法

CBD因有助於自律神經症狀,政府也有設立申請管道,讓病患能從國外購買CBD產品,包含CBD藥品(含有少量THC)。

隨著國外CBD食品市場愈來越大,台灣的消費者經由合法渠道(合法國家),無違反進口藥品規範,可以「自行使用」的目的購買CBD食品。

但國外的CBD產品種類眾多,是否符合上述合法購買的條件?有可能在入關時被抽驗,由食藥屬進一步判斷。

台灣販售CBD違法

一切購買行為僅供「自行使用」

在台灣境內,無論是生產、販售CBD產品或原料,都屬於違法。

CBD目前在台灣法規處於灰色地帶,不屬於藥品級也不屬於食品級。因各國法規的不同,有許多保健食品都有類似的情況,如:褪黑激素、5-HTP

代購CBD一樣違法 俗稱的「代購」其實不合法

某些賣家會以「自行使用」的名義,從CBD合法國家購買,再到台灣販售CBD產品。

網路上眾多的拍賣社團、直播拍賣等販售管道,政府要一一追查並不容易,才造成市面上仍有許多「代購業者」。

甚至也有台灣業者,會架設國外網站,躲避台灣販售食品的相關法規。因此在台灣市面上,出現了大量非經過正式報關的「水貨」。

不論CBD的安全性,消費者權益是目前最大的問題。

CBD對人體有害嗎

目前只進行CBD短期的安全性研究,長期、慢性的使用風險,還要花費數年的研究時間。

依目前的使用經驗,少量CBD的副作用不大。但,使用的時間累積,仍然有負面影響,包括疲勞、食慾下降和腹瀉。另外,因法規的不健全,CBD保健食品的規格不統一,不同品牌間的功效差異很大。

在台灣,CBD的爭議性更大,恐怕違反「食安法」甚至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」。賣家跟買家都可能誤觸刑事責任,強烈不建議購買與食用。

若尋求幫助睡眠、舒緩情緒的保健食品,更推薦「色胺酸」,除了是台灣衛生福利部核可的營養添加劑、副作用更低、消費更有保障,科學證據也相對充足。

哪些國家CBD合法

根據統計,多達7%的美國成年人使用過 CBD,2018年的銷售額高達20億美元,預計在未來幾年內仍將急劇增長。

在加拿大、澳洲及大多數歐洲國家,CBD普遍合法作為保健食品使用。

在美國各州有不同程度的規範,但即使合法也都恰好在一個合法的灰色地帶。

至於亞洲國家大多屬於非法,日本隊於CBD法規比較寬鬆,經證實100%不含有THC的產品是合法的。

CBD的安全性 CBD的食用安全性,目前仍有不少爭議

目前尚未確定「長期」食用CBD的安全性。某些慢性毒素的實驗,需要歷時數年的時間。

但是眾多支持CBD的人認為:

CBD產品不像THC,除了不會產生興奮的感受,也不會造成上癮。甚至比醫療用的大麻、大多數的止痛藥、抗焦慮藥物更安全。

世界衛生組織曾公開發言:「目前尚無證據證明,娛樂性使用CBD或任何CBD相關食品,會產生與公共衛生有關的問題。」

台灣面臨的CBD問題

在台灣,CBD食品面臨「追蹤、追溯」的問題

也就是說,萬一發生食安問題時,CBD產品不容易追溯到問題的源頭,如:原料廠商、製造廠商、進口廠商。’

即使找到問題的源頭,也不容易歸咎責任。

上述所提到所有關於進口報關、查驗登記,等相關法規,都是為了保障消費者安全,也是為了往後「追蹤、追溯」而記錄。

只要在一個環節遺漏了,都會大幅增加責任歸咎的線索。

儘管現在網路購物十分方便,人們獲得成千上萬的購物選擇。

但也提醒消費者,如何在「方便、價錢、安全」選擇?要充分判斷後再購買CBD相關產品。

有哪些常見的CBD產品與攝取方式?食用、氣化、外用,哪種CBD最好用?

市面上有哪些常見的CBD產品呢?哪種攝取方式最好呢?本篇帶你一次解讀!

最初的產品,純 CBD 結晶:由漢麻植株萃取出的粉末狀原料

純大麻二酚 CBD 結晶外觀是像細食鹽般無色無味的粉末,但與水溶性的食鹽不同,CBD 為脂溶性。

這代表若 CBD 粉末被直接食用時並不易吸收,但它能均勻的溶解於油脂中,伴隨著油脂就能更好地被人體利用。

一個常見的方式是將 CBD 粉末加入食用油或料理之中,就能達成很好的生物利用率。也因為如此,市面上最熱門的產品就是 CBD 萃取油。

吸收效率最高的方式,吸入式 CBD 產品

霧化(Vaping)是一種作用非常快速,生物利用度也最高的一種CBD攝取方式,可達到近 31% 的生物利用度。

霧化的原理是將 CBD 加熱至汽化或蒸氣化,然後再將其吸入肺中。由於氣體分子的接觸面積大,且肺臟的微血管非常密集,能在幾秒內吸收 CBD 分子並直接進入血液循環,所以霧化吸入的方式才會有這麼高的生物利用率。(生物利用度 BA:在藥理學上是指藥物進入體循環的比率,按照定義,當藥物以靜脈注射時,它的生物利用度是100%)

而常見的霧化方式有下列三種:

1. 噴罐式吸入劑:將 CBD 放入類似氣喘吸入劑一樣的加壓罐中,跟氣喘吸入劑一樣的使用方式,歐美已有許多藥廠開發此類型的產品。

2. 電子煙油:將 CBD 溶於如丙二醇等電子煙油溶劑,再用加熱煙霧化,歐美已有許多大廠生產此類產品。

3. 直接霧化:直接將 CBD 結晶加熱至昇華,能得到純粹的 CBD 氣體。

外用 CBD 產品:皮膚也有大麻素受器

人體的皮膚上也有內源性大麻素系統 (ECS) 的 CB2 受器,所以將 CBD 直接塗抹於皮膚的產品也十分流行。市面上有許多外用 CBD 產品,如:護膚霜、化妝品、痠痛膏藥、蚊蟲藥膏、精油與乳液等等。CBD 具備的舒緩效果在外用與皮膚護理上有許多人給予正面的評價。

CBD 直接口服食用,最常見、最廣泛的使用方式

CBD 是可被消化道吸收的,將 CBD 萃取油直接時用後,經過胰臟、肝臟的脂類消化,有部分會進入人體的血液循環對人體作用。

CBD 油可以被加工為各種食品,諸如軟糖、堅果、蛋糕、餅乾,甚至調酒等等。在美國,CBD 的各種食品已完全融入人們的生活中製作為各種零食、營養補充品等等,商店裡隨處可見。

CBD 食用後經由消化道的生物利用率大約為 6%,且消化需要較長的反應時間,建議配合舌下腺與口腔黏膜吸收,達到快速且持續的效果並增加利用率。

CBD 黏膜與腺體吸收,媲美霧化吸入的攝取方式

人體的黏膜與腺體聚集著許多內源性大麻素系統 (ECS) 的CB1、CB2 受器,且由於黏膜組織的特性,只要將 CBD 放置在黏膜或腺體上,就能直接由擴散作用進入血液循環,達到快速作用的效果。

黏膜與腺體的位置例如:口腔黏膜、舌下腺、性器官的黏膜等等。若將 CBD 油或軟糖等食品含在口中一兩分鐘再吞服,生物利用率可大幅提高,起效時間也可大幅縮短。

性器官也有許多內源性大麻素系統(ECS)受器

外用的 CBD 產品也可配合黏膜腺體吸收,例如性器官有許多黏膜與腺體,也有許多CB1與CB2受器,所以添加 CBD 的按摩油與潤滑液可以很好的被吸收與作用,是人們非常喜愛的產品。

CBD是什麼?會上癮或有副作用嗎?

CBD「不會」成癮或致幻 請放心使用

CBD不具精神活性(不會導致幻覺),用後會令身體放鬆,不會對精神有傷害,沒有成癮性,且具有廣泛的健康益處。

在法律方面,CBD在多個國家/地區是合法,包含:美國、澳洲、香港、台灣、日本、澳門…等。

● 世界衛生組織WHO: 「人體實驗研究的證據表明,CBD不具成癮性。」 (WHO研究報告)

●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: 「依據實驗,CBD不會致幻,不影響心率,不影響血壓或認知功能。」 (FDA研究報告)

CBD是什麼?

CBD為(Cannabidiol)的縮寫,中文名稱為大麻二酚,是漢麻植物中近百種活性成份中最具價值的一種, 於歐美、日本被廣泛運用在食用油、食品、化妝品當中,可做為抗憂鬱、情緒鎮定、止痛消炎及助眠的用途。

源自「漢麻」 不是「大麻」

CBD提煉自美國契作農場有機栽培的優質漢麻品種,與俗稱大麻中的致幻成份THC(四氫大麻酚)不同的是:

● 使用CBD「不會」產生亢奮興奮感

● 使用CBD「不會」上癮造成依賴或濫用。

漢麻是什麼?

漢麻 (Hemp) 又稱為火麻、苴麻,也是提煉 CBD 的最主要的農作物植株。漢麻的治療用途早在西元前2900年就有紀錄,並收錄在古代知名的醫藥古籍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當中。漢麻種子經烘培後是可以直接食用的,在中醫稱為「火麻仁」,並且為香港傳統的補湯(加入雞湯中燉煮)有強身健體之效。

CBD有副作用嗎

近年各項醫學報刊均指出CBD被認定是安全的。它以多種方式與身體內我們體內的內源性大麻素系統發揮作用, 但是,就像任何的物質一樣,CBD或許會導致少數人有下列極輕微的副作用(與藥物的副作用相比,CBD幾乎是無副作用的) :

● 少數人可能產生輕微口乾

研究指出少數人使用CBD後會有些微口乾情形,因人體內源性大麻素系統的大麻素受體存在於唾液腺內, 而CBD與這些受體相互作用,可能產生些微抑制唾液的分泌,導致輕微口乾。(喝一點水就可以囉!)

● 過量可能導致輕微腹瀉

根據長期耐受度研究指出,長時間美日使用大劑量高達1500mg的CBD,測試者依然保有良好感受及耐受度。

但每日服用超過1500mg者, CBD無副作用,但過多的油份可能導致少數人有輕微腹瀉情況。(耐受度研究報告)

● 不要與與藥物一起服用

雖然CBD安全,但「不代表」不會與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。 因交互作用可能使影響部份藥品效果,甚至可能增加藥物副作用,請務必留意。

● 孕婦、哺乳期女性、10歲以下的兒童勿用(因相關安全性未知)

CBD會服用過度嗎?

不會! CBD對於人類是一種安全的物質,研究指出於適當劑量(1500mg/每日)以下使用,未發現耐受不良或毒性反應情況。

且CBD受體未在腦幹中發現,代表它不可能改變人體的關鍵功能,例如呼吸及心跳。 且已被證明具有「特殊並獨有的無毒性」,從未報告出死亡事故,絕對安全無虞。(耐受度研究報告)

CBD用久會不會沒效果?

● 無耐受性 放心使用

請放心! CBD不會有耐受性問題,CBD不像是咖啡因/尼古丁/化學藥物,CBD「不會」因為用久了之後就失去效果,導致愈吃愈重。

美國2011年發表的一項醫學研究中發現「CBD 在短時間內使用大量、或是普通劑量使用長時間的情況下,無相關副作用,並且CBD 不會產生耐受性。」(耐受度研究報告)

● 效果越來越好 使用量越來越少

研究人員甚至認為 CBD 會產生「反向 CBD 耐受性」,這意味著隨著長時間使用CBD,效果越來越好,但您需要服用的CBD會越來越少! 因此,對於 CBD 油的使用者來說,耐受性是完全無需擔心的。

● 一滴 安頓你的身心

有許多顧客反應,身體適應後就算一段時間不使用CBD,睡眠的品質及身體的感受都依然保持良好的狀態(變成是偶而失眠、壓力大的時候才使用)

CBD作為天然的補充品,不是像化學安眠藥那樣讓你暈沉想睡,而是透過人體內建的「內源性大麻素系統」平衡體內的各項分泌,溫和平衡您的皮質醇(壓力賀爾蒙)、身體發炎疼痛、血清素不平衡的焦慮、憂鬱。

要記住! CBD不是萬靈丹,但它絕對是是你溫和可靠的天然神隊友,配合從自身的根本改變及調整,才能真正地從根本解決問題。

台灣可以購買CBD嗎?購買CBD必看

在台灣購買CBD大麻二酚合法安全,無須醫師處方籤,請放心購買大麻二酚(CBD)。依照台灣衛福部公告,大麻二酚(CBD)不屬於毒品及管制藥品,THC低於10ppm的CBD,可合法進口使用,請放心購買。本站全系列CBD產品在台灣是合法的,合乎台灣規範(THC低於10ppm)。不含THC(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)成份,為最ND-THC等級,經美國第三方實驗室檢驗為 0.000% THC。

為什麼市面上CBD價差這麼大?

好的CBD並不便宜。市面上CBD有多不同的類型,效果及價格有也不小落差。

造成CBD效果及價格落差的原因,有下列4點 :

・ CBD含量

・ 萃取技術 (分離/廣譜/全光譜)

・ 基底油成份

・是否經過檢驗

CBD含量

好的CBD並不便宜,要挑選好的CBD油,最重要的便是「有效成份」CBD的含量(通常以mg來標示),CBD含量越多效果越好,當然價格也會較高。

為什麼要選濃度高的CBD?

選擇高純度的CBD油用量省,攝取少量即有很好的效果,也可控制油份的攝取,不會吃了滿口都是油!

其他牌子標示好幾萬mg卻很便宜耶?

市面上「漢麻油」是一個很大的代稱,很可能是「不含CBD」成份的漢麻按摩油/混合食用油,完全「沒有」改善睡眠、舒緩壓力的效果!

購買前也建議與賣家詢問產品標示的mg數是否為CBD的含量喔! 市面上有許多來路不明且未經檢驗的商品,建議選擇有美國第三方實驗室完整檢驗證書(COA)的品牌選購!

為什麼選擇高純度CBD ?

✓本站所有CBD產品標示的mg數均為「有效成份CBD」的含量,並且位於美國的有機契作農場為美國漢麻協會之合作夥伴,產品均經過美國第三方實驗室檢測,證書完整,是您最佳的選擇!

萃取技術

因萃取技術不同,所含有的漢麻素成份也不同,市面常見以漢麻素 (Cannabidiol) 成份區分CBD油,有3種類型 :

◆ 分離CBD粉 (Isolated) 

成份: CBD+基底油

分離CBD油是自漢麻中提取純CBD, 再除去其他漢麻素、萜烯…等其他成分,再加入基底油調和而成。

純CBD(Cannabidiol Isolate)本身為無味的細白色結晶,人體無法直接吸收CBD,需要搭配基底油才能被人體吸收。

◆ 廣譜CBD油 (Broad Spectrum)  

成份: CBD+基底油+CBDV+CBG

廣譜CBD油是自漢麻中提取「所有漢麻素」,但除去 THC (四氫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)成份,加入基底油調和而成。

◆ 全光譜CBD油 (Full Spectrum) 

成份: CBD+基底油+CBG+CBDV+THC

全光譜CBD油是「未經分離」自漢麻中提取所有漢麻素, 也含有 THC (四氫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)成份,加入基底油調和而成。

需注意!全光譜的CBD口服油含有THC,THC有致幻風險並可能違反部分國家/地區法規。

CBD功效大對比,不同光譜效果大不同!

效果排名: 全光譜Full > 廣譜Broad > 分離Isolated

雖然全光譜CBD油的效果最好, 但全光譜的CBD口服油含有THC,依照國家/地區法規的不同,全光譜的CBD油有致幻風險也可能會讓你惹上麻煩。

分離CBD粉,效果最好的安心選擇,不含THC

CBD大麻二酚是什麼?會上癮嗎?台灣合法嗎?大麻二酚食幾多?CBD購買、CBD心得

大麻二酚(英文:Cannabidiol),簡稱CBD,近年在台灣突然興起,市面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CBD產品。但大家對它的認識好像只得一知半解,更經常聽到有朋友問:「CBD就是等於大麻嗎在台灣合法的嗎?」所以這次就來為大家解答有關CBD大麻二酚的疑惑!

CBD大麻二酚是什麼?

CBD大麻二酚的化學成份是C21H30O2,它來自於大麻屬的植物,然後提煉成為白色結晶體。CBD是最常見的大麻素之一,其實漢麻很早就被收錄在古代中國的各式醫藥古籍當中。CBD是一種能提神但無毒性的植物天然成分,能達到比較平和安心的神經紓緩效果。

CBD大麻二酚在台灣合法嗎

CBD在台灣是合法的,台灣法律沒有將CBD列為危險藥物。只要產品不含有THC四氢大麻酚(英文:Tetrahydrocannabinol)成分,市民就可以在台灣合法購買、擁有,和使用CBD產品。但是任何含有THC成分的產品都是不合法的,其衍生產品及任何含有該成分的產品在台灣都是違法的。

CBD大麻二酚熱潮最先在哪裏冒起?

CBD在歐美地區十分盛行,產品也相對成熟。而CBD熱潮在這幾年席捲香港市場,但屬於比較少眾市場,被一眾追求天然健康人士歡迎。

CBD大麻二酚被身體吸收後如何發揮功效?

ECS內源性大麻素系統(英文:Endocannabinoid Sysatem)是人體與生俱來的系統,該系統跟睡眠質素、控制壓力、疼痛和炎症管理等有很大關連,而ECS 的受體(英文:Receptors)散佈在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以及體內其他多處,包括消化系統器官和皮膚上等。CBD在進入身體後,會與ECS受體相互起作用,終使身體保持平衡並得以正常運作。

CBD大麻二酚的5大好處:

幫助放鬆心情,有助於更快入睡及睡得更久,從而改善睡眠質素。

改變心理狀態,達到心靈比較平和放鬆效果。

幫助更有效面對生活中的壓力。

CBD的強效消炎作用能有效減低身體炎症,如運動後能更快修復肌肉或關節發炎情況。

CBD對減緩疼痛亦有非常顯著的功效,相比常見的止痛藥物少了傷身的副作用。

CBD大麻二酚的副作用

CBD 是一種安全度高的天然保健成分,WHO世界衛生組織在2018年一份有關CBD的報告中指出:「目前沒有發現任何關於使用CBD後所導致的濫用或成癮的案例報告,並沒有發現任何與CBD使用相關的公共健康問題。」

CBD大麻二酚的產品:

CBD是一種脂溶性的大麻素,所以市面主要的CBD產品也是以油為載體,最普遍的CBD產品相信也是CBD油。市面上也有不少能被直接速效的吸收的口服CBD油,也是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。

CBD大麻二酚的用法用量

一般的CBD用法就是把合適劑量的CBD油滴在舌頭底下,靜置30至45秒,就能被黏膜腺體吸收;不過CBD是否可以隨便服用?食多少?根據澳洲政府藥物管理局研究建議,如非醫生特別處方,成人每人每日,按體重每公斤可攝取1毫克,但最好不要超過60毫克。Fiachra指,店舖亦是按澳洲的建議為客人提供「起點」自己試,「之後有人減量,亦有人加碼,大多數人都是加碼,最終會試出最適合自己的份量」,亦會按最新指引,適時更新劑量建議,但店方不會向18歲以下人士兜售產品。

使用CBD大麻二酚後會出現的感覺?

在使用CBD後約20至30分鐘就會出現效果,大部份使用CBD人士表示使用CBD後有放鬆及平靜的感覺,能幫助入睡和有效改善失眠問題。有熱愛運動及瑜珈愛好者也稱在練習前使用 CBD令提升集中力和專注力,也能加速練習後出現肌肉酸痛之復原。

所有人都能使用CBD大麻二酚?

雖然CBD是一種安全的天然健康食品,但也建議16歲以下人士、孕婦、喂養母乳中婦女。和使用長期藥物如血壓藥等人士在尋求醫生意見後才使用。